2025
七月

01

17

【愿祢受赞颂十周年】| 藏在通谕里的“育儿经”

1231231

在2015年时,教宗方济各发布了他的第一封通谕《愿祢受赞颂》。此通谕震撼了世上的每一个人。我对此通谕尤其感兴趣,因为当时我的第一个儿子才刚刚出生。一时间,我感觉“关爱地球”这个话题变得很重要。因为,我那刚刚出生的儿子也将在这美丽的地球上长大。

为我来说,这封通谕好似一份真正的礼物。尤其在我教导孩子,塑造世界观方面,此通谕更是一直作我的指路明灯。以下是从通谕中摘录的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,在此分享给大家。

1. 自然界向人显天主慈颜

在努力摆脱异教世界的泛神论的进程当中,人类倾向于走向另一个极端,就是认为天主存在于世界之外。但事实上,天主就在这里。祂就在世界的中心里生活。当人类不再崇拜地球,我们不应该忘记大自然仍然是神圣的。因为,正如教宗方济各在通谕中所写的:“宇宙在天主内发展,天主充满宇宙。因此,一片绿叶、一条山径、一滴露珠及一位穷人的面庞,都可以发现奥秘的深义。”(#233)耶稣在比喻中使用了许多来自大自然的隐喻,这是有原因的。天主借着大自然秋向人类显示自己。为此,我常告诉儿子说,日出是美丽的,因为创造日出的天主是美善的。

2. 我们是自然的管家,而主人

教宗方济各写道:“即使我们是按天主的肖像受造,并被赋予管理大地的权利,然而我们必须大力反对人类有绝对权力操控其它受造物的想法。阅读圣经时,必须看其脉络,并配合合适的释经方法,去理解圣经要求人‘耕种及看守’世界的乐园的真义。‘耕种’指开垦耕作;‘看守’则指看顾、保护、监管及保存。这表明人类和大自然之间有相互责任的关系。”(#67)

不可否认的是,世界被创造是为了成为人类的家园,一个人的生命比整个被创造的宇宙更有价值。但是,尽管人类要比其他受造物更为伟大、珍贵,我们仍然对人类共同的家园负有责任。我们既没有创造世界,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便没有绝对的权利。为此,我不仅想让儿子明白大自然能为他带来什么,而且想让他知道应当如何来照管大自然。

在这一点上,我们必须记住,自然界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其为人类有用,而在于其本身拥有的价值。教宗方济各提醒我们:“视不同物种为纯粹供人享用的潜在‘资源’,忽略物种本身各有其价值, 这看法过于狭隘”(#33)世上的受造之物借着自身而归光荣于天主。虽然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正因为如此,我教导孩子不要为了好玩儿而杀害蚂蚁。它们的生命虽小,却是属于天主的。天主也喜欢它们。所以,我们只有在必要的时候,或者受到它们惊吓的时候,才可以杀死它们。

3.一个人对待物的方式会对灵魂产生影响

教宗方济各说:“人只有一颗心,若我们卑劣地摧残动物,此卑劣的行为很快便会在我们与近人的关系上出现。对受造物的任何残忍行为是不合乎人性尊严的。”(#92)只要在允许范围之内,我都会尽量购买散养的鸡蛋和牧场养殖的肉类。我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对动物的关心,也是为了不支持大规模工厂化的农场。因为人若习惯性地对动物残忍和不必要的对待,那是在践踏自己作为人的尊严。我不喜欢此类行为。

在《愿祢受赞颂》的激励下,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微小的变化。正如教宗方济各一直在提醒的:微小的变化,也可以带来大的改变。他说:“里修圣女小德兰邀请我们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踏上爱的途径──不要错过一句良言、一个微笑,以及任何一个小手势所能表达的平安和友善。整体的生态学也是由日常生活中众多小手势交织而成,能打破暴力、剥削和自私的逻辑。”(#230)我相信每一个发于爱的行为,不论是对天主,或对身边的人,或是对地球本身,即便很微小,却都是弥足珍贵且重要的。

----- 原文选自“Aleteia”网站,由本台编译+整理

评论

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