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
六月

28

383

【弥撒读经释义】| 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宗徒

1231231

 

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宗徒 节日

读经一 恭读宗徒大事录  12:1-11


背景介绍

这一段经文发生在耶路撒冷初期教会受迫害的时期,罗马帝国的黑落德·阿基帕一世Herod Agrippa I)开始严厉镇压基督徒。黑落德王是黑落德大帝大黑落德的孙子,曾为了讨好犹太人而采取强硬措施镇压基督徒。他下令杀害若望宗徒的哥哥雅各伯,并且抓捕了圣伯多禄。

在此危急关头,教会并没有选择反抗,而是以祈祷来托付一切,展现了基督徒面对逼迫时的信德。天主派遣天使拯救圣伯多禄,不仅展现了天主对祂忠仆的照顾,也象征着天主对祂教会的护佑,使福音得以继续传播。


逐句解释

1)“黑落德王下手磨难教会中的一些人,用剑杀了若望的哥哥雅各伯。”

黑落德王(Herod Agrippa I

这里的黑落德王是黑落德·阿基帕一世(Herod Agrippa I),他是黑落德大帝大黑落德的孙子,掌管犹太地区(41-44年)。

他深知犹太人的政治倾向,因此为了讨好犹太人,便迫害基督徒,使教会受到极大的磨难。

雅各伯

这里指的是雅各伯宗徒,即若望福音的作者——若望的哥哥,他是第一位殉道的宗徒。

用剑杀了:表明他是被斩首处决,成为第一个因信仰而殉道的宗徒。

灵修启示:雅各伯的殉道让我们看到,基督信仰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,但义人的血是教会的种子,他的牺牲见证了基督徒对信仰的忠诚。


2)“他一看到犹太人喜欢,便命人连伯多禄也加以拘捕,那时正是无酵节。”

看到犹太人喜欢

黑落德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,选择继续迫害教会,因为犹太人(尤其是法利塞派)普遍反对基督徒的增长。

无酵节

无酵节(逾越节的一部分)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庆之一,纪念天主带领以色列子民出埃及。这时耶路撒冷聚集了大量犹太人。

灵修启示:这段经文巧妙地与耶稣的受难相连。耶稣在逾越节前夕被捕,如今伯多禄也在同样的时间点被捕,显示出门徒也要跟随主走上苦路。


3)“把他拿住以后,就押在监狱中,交由四班兵士——每班四人——看守,愿意在逾越节后,给百姓提出来。”

四班兵士——每班四人——看守

这是极严格的看守方式,一共16名士兵轮流看管,说明黑落德深怕伯多禄会被营救或逃跑。

灵修启示:即便被困在罗马帝国最严密的监狱中,天主的能力仍然超越一切人的限制。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天主的计划


4)“伯多禄就被看管在监狱中,而教会却恳切为他向天主祈祷。”

教会的祈祷

面对迫害,教会的第一反应不是恐惧或绝望,而是祈祷!

祈祷是教会最强有力的武器,也是信仰的核心。

灵修启示

祈祷不仅仅是言语的表达,而是对天主的完全交托。我们在困境中,也要学习像初期教会那样,以祈祷作为最有力的依靠。


5)“等到黑落德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,伯多禄被两道锁链捆着,睡在两个士兵中间,狱门前还有卫兵把守。”

等到黑落德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

这里的前一夜表明伯多禄已面临死亡的威胁,黑落德很可能打算在逾越节后处决他。

但天主并未让此事发生,而是在最后一刻介入,展现出祂对教会的掌管

伯多禄睡在两个士兵中间

伯多禄被锁链捆绑,左右有士兵,看似毫无逃脱的可能。

灵修启示:即便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,伯多禄仍然安然入睡,显示出他对天主的信赖。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在天主手中。


6)“忽然,主的一位天使显现,有一道光,照亮了房间,天使拍着伯多禄的肩膀,唤醒他说:‘快快起来!’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了。”

天主派遣天使

旧约中,天使曾多次帮助以色列人,如天使引领洛特逃离索多玛(创19:15)。

灵修启示:天主的救赎常常在人类的无助中显现。就如同基督复活时,石头从墓门口被滚开一样,天主的救恩不会被人类的阻碍所限制。


7)“天使向他说:‘束上腰,穿上你的鞋!’他都照办了。天使吩咐他说:‘披上你的外衣,跟我来!’”

这里的束腰”“穿鞋”“披外衣象征着准备出发,伯多禄像是被召叫的人,要走上新的旅程。

灵修启示:天主的拯救不仅仅是摆脱困境,更是召叫人去履行使命,我们也要常常准备好随时回应天主的召叫。


8)“他们经过第一道岗,和第二道岗,来到通往城中的铁门前,铁门就自动地开了。”

铁门自动开了

这个迹不仅仅是肉体上的自由,也象征着福音之门被打开,伯多禄的释放预示着天主教会将突破重重困难,广传福音


9)“伯多禄这才清醒过来,说:‘现在我确实知道,主派了他的天使,来救我脱离黑落德的手和犹太人民所希望的事。’”

灵修启示

我们在生命中可能也会遭遇监狱”——困难、压迫、绝望。但当我们信赖天主时,祂会派遣天使来帮助我们。我们的祈祷,天主都会听见。


总结

天主的计划不会被人的权力所阻挡。

祈祷是教会最强大的力量。

信赖天主,即使在绝境中,祂的救援永不会迟到。


 

读经二 圣保禄宗徒致弟茂德后书  4:6-8, 17-18

 背景介绍

这封书信是圣保禄宗徒的遗嘱,写给他的属灵弟子圣弟茂德。这是圣保禄在罗马的第二次被囚时(大约公元64-67年)所写的信,也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封书信。
当时,尼禄皇帝Nero)对基督徒的逼迫日益加剧,许多信友因信仰被捕、殉道。保禄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即将殉道的清醒意识,并鼓励弟茂德继续忠信地牧养教会。

这段经文有三个核心主题

保禄的殉道即将到来4:6)。

信仰的坚守与奖赏4:7-8)。

天主的救援与护佑4:17-18)。


逐句解释

1)“弟兄们:我已被奠祭,我离世的时期已经近了。”

奠祭(献奠,Oblatio):

在旧约中,奠祭是一种祭祀方式,祭品(通常是酒)被倒在祭坛上,象征全然奉献。

圣保禄把自己的生命比作奠祭,意思是他已经准备好将生命献给天主,成为馨香的祭品(参阅斐理伯书2:17)。

离世的时期已经近了

这里的离世不仅指肉体的死亡,更意味着保禄即将完成他在世的使命,归向天主

这句话也表达了保禄的坦然与坚定,他并不惧怕死亡,而是视之为进入永恒生命的起点。

灵修反思

我们是否愿意像圣保禄一样,把自己的一生作为奠祭,全然奉献给天主?

我们对死亡的态度如何?是害怕,还是充满信德地期待与主相见?


2)“这场好仗,我已打完;这场赛跑,我已跑到终点;这信仰,我已保持了。”

好仗

这里指的是基督徒的属灵战争(参阅厄弗所书6:10-17)。保禄经历了无数的迫害、监禁、鞭打、石击、船难(格林多人后书11:23-28)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信仰。

赛跑race):

这是圣保禄常用的比喻(格前9:24-27),象征基督徒一生的信仰旅程。

他强调信仰不是一瞬间的决定,而是一生的奋斗和持守,必须坚持到底,直到跑到终点

信仰,我已保持了

这表明圣保禄的信德始终坚定,不曾动摇,即使面对死亡,他依然忠信于基督。

灵修反思

我们也在打这好仗吗?

我们在信仰的赛跑中,是坚持到底,还是半途而废?


3)“从今以后,正义的冠冕已为我预备好了,就是那公义审判的主,到那一天必要赏给我的;不但赏给我,而且也赏给一切爱慕他显现的人。”

正义的冠冕Crown of Righteousness):

在古希腊运动会中,胜利者会得到桂冠。圣保禄以此比喻永生的赏报

这里的冠冕象征天主给予忠信仆人的奖赏,也可与默示录2:10中的生命的冠冕呼应。

公义审判的主

基督再临时的审判(玛窦福音25:31-46)。天主是公义的,祂会赏善罚恶,赐予圣徒永恒的荣耀。

一切爱慕他显现的人

这里强调,这份赏报不仅是保禄独享的,而是属于所有真心期待基督再临的人

灵修反思

我们是否真正渴望基督的再临?

我们是在追求属世的荣誉,还是在追求正义的冠冕


4)“但是主却在我左右,加给我力量,使福音的宣讲藉着我而完成,使万国的人都能听见。”

主却在我左右,加给我力量

保禄尽管受尽磨难,但他始终感受到天主的同在

这与耶稣复活前的应许相呼应:看,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,直到今世的终结。(玛28:20

使福音的宣讲藉着我而完成

这里的完成不是指全世界的人都听到了福音,而是指保禄已经完成了天主托付给他的使命

他不再惧怕死亡,因为他的工作已经圆满完成。

灵修反思

我们是否相信天主始终与我们同在?

我们是否尽力完成天主交托给我们的使命?


5)“我也从狮子口中被救出来。”

这里的狮子可能象征罗马皇帝尼禄的迫害,也可能是圣咏22:21中象征邪恶势力的意象。

保禄相信天主的救援,不管是现世的解救,还是在来世获得真正的自由。


6)“主定要救我脱离各种凶恶的事,也要使我安全地进入他天上的国。”

脱离各种凶恶的事

并不是指避免所有苦难,而是指天主最终会保守他,使他的灵魂不被罪恶吞噬。

安全地进入他天上的国

这表明保禄并不期待现世的得救,而是最终的归宿——进入天主的永恒国度

灵修反思

我们是否也渴望安全地进入天上的国

我们的生命目标是追求世上的成功,还是进入天主的国?


7)“愿光荣归于他,于无穷世之世!阿们。”

这是教会的传统祷词Doxology),表达对天主无尽的赞美。

保禄的生命以福传为使命,也以光荣天主为终点。


总结

圣保禄即将殉道,但他毫无惧怕,反而充满信德与盼望

信仰是场赛跑,要坚持到底,才能赢得正义的冠冕

天主始终与我们同在,给我们力量,使我们完成使命

真正的目标,不是世俗的成功,而是安全地进入天主的国度

愿我们都能像圣保禄一样,勇敢地走完信仰的旅程,得享天主的光荣!


 

福音 恭读圣玛窦福音  16:13-19

背景介绍

这一段福音被称为伯多禄的信仰宣认,是天主教信仰的基石之一,因为耶稣在这里明确地建立了教会,并委托伯多禄成为首任宗徒长,即第一任教宗。

地点:斐理伯的凯撒勒雅

凯撒勒雅(Caesarea Philippi 是位于巴勒斯坦北部的一座城市,以当时的罗马皇帝凯撒(Caesar)命名,象征着世俗的权势。

耶稣选择在这里宣告教会的建立,表明祂的国度高于世俗的王国

宗徒们的认知背景

当时犹太人普遍在等待一位默西亚(救世主),但他们的期待更多是一位政治性的王者,来拯救以色列脱离罗马的统治。

但是,伯多禄的认信表明,耶稣的身份不仅仅是政治解放者,而是永生天主之子,即真正的天主性默西亚。


逐句解释

1)“那时候,耶稣来到了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,就问门徒们说:‘人们说人子是谁?’”

人子Son of Man)是耶稣对自己的称呼,出自《达尼尔先知书》(7:13-14),指天主所派的受傅者,将来要统治世界

耶稣提出问题,并不是因为祂不知道答案,而是要引导门徒深思,作出个人的信仰宣认

灵修反思

我们对耶稣的认知是基于他人的说法,还是基于自己的信仰体验?


2)“他们说:‘有人说是洗者若翰;有人说是厄里亚;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,或是先知中的一位。’”

洗者若翰:因他的刚直宣讲和悔改的洗礼,很多人以为耶稣是若翰复活了。

厄里亚:旧约伟大的先知,被认为会在默西亚来临前返回(玛3:23)。

耶肋米亚:犹太传统中,耶肋米亚被视为苦难中的先知,可能因为耶稣也预言了圣殿的毁灭(玛24:1-2)。

这些答案表明,众人虽然尊敬耶稣,但仍未认出祂的真正身份——“永生天主之子

灵修反思

我们是否仅仅把耶稣看作是一位道德导师或先知,而忽略了祂是我们的救主?


3)“耶稣又问他们:‘你们说我是谁呢?’”

你们 代表门徒团体,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信仰宣认

信仰不是依赖大众的看法,而是我们个人与耶稣基督的关系

灵修反思

我们每个人如何回答这个问题?我们的生活是否见证我们对基督的信仰?


4)“西满伯多禄回答说:‘你是默西亚,永生天主之子。’”

默西亚Mesías,希伯来文:משיח Mashiach,意为受傅者)即基督(Christos)。

永生天主之子

伯多禄的宣认超越了当时犹太人的期待,不仅承认耶稣是救主,而且是天主子

这也预示了天主圣三的奥秘(圣父、圣子、圣神)。

灵修反思

我们是否真正相信耶稣是我们的主,还是只在困难时才求助祂?


5)“耶稣回答他说:‘约纳的儿子西满,你是有福的,因为这不是血肉之人启示给你的,而是我在天上的父。’”

约纳的儿子西满:这里耶稣特别称呼伯多禄的本名,表明他的身份在天主的计划中被提升。

不是血肉之人启示给你的,而是天上的父

这表明真正的信仰不是单靠人的理解,而是来自天主的启示和恩宠

灵修反思

我们是否向天主祈求信仰的光照,还是仅凭自己的理性去理解信仰?


6)“我也给你说:你是伯多禄(磐石),在这磐石上,我要建立我的教会,邪恶的势力决不能战胜她。”

伯多禄Petros,意为磐石):

这里耶稣更改了西满的名字,赋予他新的使命——成为教会的基石。

我要建立我的教会Ecclesia):

这里是耶稣首次提到教会,表明教会的建立是天主的旨意。

邪恶的势力决不能战胜她

地狱的权势无法摧毁教会,因为她是基督亲自建立的,并受圣神引导。

灵修反思

我们是否忠于圣教会,并相信她的权威?


7)“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: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,在天上也要被束缚;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,在天上也要被释放。”

天国的钥匙

在圣经中,钥匙象征权柄(依22:22)。

这里耶稣赋予伯多禄最高的属灵权柄,这也是教宗权威的圣经依据

束缚与释放Binding and Loosing):

这是犹太教中拉比的术语,指判决法律的权柄

在天主教会中,这表明教会有权力解释教义、制定法规,以及赦罪(如告解圣事)

灵修反思

我们是否承认并服从教宗的权威?

我们是否珍惜告解圣事,接受赦罪的恩宠?


 总结

耶稣建立了教会,并亲自拣选伯多禄作为首任教宗

真正的信仰是天主的恩宠,不仅是理智上的认知

教会拥有基督所赋予的权柄,邪恶势力无法战胜她

作为信友,我们应忠于教会,顺从教会的训导,并积极参与圣事

愿我们都能效法圣伯多禄,勇敢地承认基督,并在信仰中坚定不移! 

评论

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。